她娘继续道:你两个弟弟还小,我们父母还在,总不能让他们去? 她避开不要紧,她一避开,站在她身后的张采萱就遭了殃。 其实各家只要有粮食,根本不需要去镇上,衣衫这些俭省一些,缝补一下,随便穿个几年。至于盐,有的吃就吃,没得吃也可以不吃,只是村里老人都说,吃了盐有力气干活,家中还是不能缺的。不过盐这东西,买一罐可以吃很久了,还没听说村里哪家缺盐的。 门口那边,货郎已经出门,回身看一眼老大夫,也没多问,就这么走了。 两人花了两天时间,才算是把外头那段路的篱笆扎好,看起来好看不说,再不用担心骄阳摔下去了。 看到她如此,秦肃凛笑了,带着骄阳回去,我们家就这么点地,我一个人也来得及,不会耽误了春耕的。 张采萱只觉得脖颈火辣辣的,她伸手摸了摸,只觉得肿了好大一条疤,转眼看向平娘。 大年三十,张采萱和秦肃凛在厨房做饭,红团子在几间屋子和院子间滚来滚去,有时候还跑去厨房吃块肉。 张采萱忙问道,大婶,他们有没有说来做什么的? 要说生意最好,还得是卖糖和盐的那个人,然后就是绣线这边。张采萱挑完了绣线,又去了那边,买了两罐盐一罐糖,她买这些,在村里只能算是平常,尤其是盐,哪怕再贵,村里也多的是人买两罐三罐的。谁知道过了这一回,以后还有没有得买?